“換電至珠峰”從李斌直播到讓用戶免費體驗,你還說蔚來在作秀?
駕仕派 | 09-27
21489
繼今年8月蔚來G318川藏換電路線全線貫通——這條全長2950公里路線,沿途布局15座換電站,此前已由李斌完成換一路電至珠峰的驗收。
在此之后,蔚來又于近日宣布:8月29日至10月12日期間,蔚來及樂道用戶可在該路線享免費換電服務。緊接著,蔚來在成都舉辦了G318川藏線全程換電自駕游發車儀式。一批由蔚來與樂道用戶組成的自駕車隊從成都出發,將沿著G318國道一路向西,穿越雅安、康定、理塘,全程換電到珠峰大本營所在的日喀則市定日縣。
在國慶小長假前期,正值出行高峰的情況下,蔚來推出此活動的意圖非常明確。此前,在李斌直播換電到珠峰的期間,就不斷有“作秀”的聲音傳來,這是因為李斌作為蔚來的創始人,依靠其強大的團隊保障,“換電至珠峰”的成功是必然的。為打消質疑,此次蔚來開放免費換電自駕游活動,意在通過用戶的真實體驗和反饋,讓“燃油車能去的地方,電動車也能到達”的承諾扎實落地。
而這一戰略意圖的實現,并非依靠單向的線上宣傳。蔚來通過將計劃自駕游的用戶聚集在一起,親自參與發車儀式,并在通過給用戶贈送旅行需要的氧氣瓶等物資、發放積分紅包等方式,將用戶從“李斌直播的旁觀者”轉變為“G318換電自駕游的親身體驗者”。
在活動現場不難發現,部分家庭伴著歡快的音樂旋律和即將出發的愉悅氛圍,圍坐在草坪上進行交流,共同分享旅行計劃與旅途經驗,更進一步深化了蔚來用戶間“我們”的歸屬感,蔚來也恰好借此契機,將品牌基礎設施的核心優勢,轉化為用戶對品牌的情感認同。
此外,通過對社交媒體的搜索發現,在小紅書上,蔚來車主還會主動將自駕游的經驗與旅途故事整理成帖進行分享,這種自發行為不僅傳遞了出行的快樂,更催生出品牌層面的二次傳播效應,讓蔚來與用戶之間的情感聯結得以進一步擴散。
這一活動價值不僅止步于用戶層面上,在政企合作上蔚來也在加緊腳步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發車儀式選擇與國慶文旅消費月活動同日舉行,四川文旅相關領導出席發車儀式,據悉,四川文旅后續也將與蔚來發起一系列活動,而二者的合作充分體現了雙贏價值——
對四川文旅而言,蔚來的補能網絡恰好破解了高原偏遠景區的綠色出行痛點,G318川藏線15座換電站的建成,直接降低了消費者沿G318川藏線出行的成本,無疑會吸引更多新能源車主和游客前往川西旅游,從而進一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。對蔚來而言,文旅場景的植入則讓能源網絡超越“補能工具”屬性,通過串聯川青滇進藏路線、川西大環線等文旅IP,將80條“加電風景線”打造成用戶可感知的品牌價值載體。
從李斌直播換電到珠峰,到用戶自駕318免費換電活動再到用戶發車儀式,這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營銷節奏不禁讓人感嘆,蔚來這一步棋,下的挺對味。
事實上,蔚來自2018年起就在G318川藏線上布局充電樁,并于2020年貫通G318川藏充電路線,成為全國第一家打通G318川藏充電路線的車企。2024年,蔚來G318川藏線成都至拉薩段超充路線正式貫通。今年8月,蔚來G318川藏換電路線全線貫通。在四川區域,蔚來目前已建成359座充換電站,其中換電站140座、充電站219座,既滿足了當地超4萬名用戶的日常補能需求,也為全國電動車用戶前往四川自駕出游打通了補能通道。
這條全長2950公里的換電路線,平均每200公里便設有一座換電站,且絕大多數站點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區域,高原低溫、缺氧與復雜地形,讓換電站建設面臨遠超平原地區的挑戰。其中,位于工布江達縣的換電站海拔更是高達4500米,躋身全球最高換電站之列,其建設難度與技術突破可見一斑。
除了G318川藏線這條標志性路線,蔚來還已建成涵蓋川青滇三條進藏路線、絲綢之路、獨庫公路等在內的80條“加電風景線”,讓電動車的長途出行場景從單一路線拓展到多元文旅場景。除此之外,繼G318川藏換電路線后,蔚來川西環線換電路線全程13座換電站也已全部落站即將貫通,全程超1400公里,平均每100公里就有一座蔚來換電站。
值得一提的是,蔚來的能源基礎設施并非僅服務于自身用戶,而是在為整個新能源行業提供支撐,截至目前,其超過85%的充電訂單來自非蔚來品牌用戶,這一數據清晰表明,蔚來已成為推動行業補能生態共同完善的關鍵力量。
這一開放策略,將蔚來在能源基建上高達180億元的重度投入,轉化為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“公共資產”。當不同新能源品牌的車主都能實現便捷補能,蔚來所構建的已不只是一張物理網絡,更是一個打破品牌壁壘、促進產業協同的開放平臺。
從商業邏輯上看,此舉既提升了單站利用效率、優化運營效益,也為蔚來在政策支持、土地資源、電網合作等方面爭取了更多可能性。更重要的是,它將“補能便利”從一個品牌的優勢,推動為整個電動車行業的基建共識,最終有利于所有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進程。
可以說,蔚來正在走一條“先重后寬”的路徑:先以重資產方式打下基建基礎,再以開放姿態拓寬服務邊界。這條路雖然投入巨大,但隨著用戶規模增長、合作場景增多、政策支持加強,其網絡效應和生態價值將逐步釋放。未來中國遼闊的版圖中,電動車旅行的邊界將被不斷打破、純電出行的“無界時代”正加速到來。
文|李靜文
圖|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