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汽牽手華為造“啟境”, 合力打造中國新高端品牌
愛車兵團 | 09-19
239841
新能源未崛起之前,30萬級以上的高端市場早已被BBA等豪華品牌鎖死,它們憑借品牌溢價和講“故事”就賺得盆滿缽滿。那時的自主品牌,一無技術話語權二無品牌溢價,無奈只能在低端市場掙扎互卷。
如今隨著新能源崛起,自主憑借電動化、智能化實現了換道超車,以智能智造發(fā)起一場高端攻堅戰(zhàn)。正如大家瞧見的那樣,在30-50萬級區(qū)間,問界、享界、智界、理想等豪華品牌不斷涌現。百萬級高端市場,尊界、仰望等實現了對“78S”、邁巴赫、路虎等高奢品牌的圍攻。
當然,自主新能源邁向高端化發(fā)展,于個體或國家層面都是“雙贏”,于前者能夠提供更質價比、智能化和優(yōu)質服務,于后者推動中國智能智造崛起和轉型,擺脫“牛仔褲換飛機”的低端貿易,推動中國智能汽車邁向全球化競爭,扭轉中國汽車低端廉價的形象。
現如今,新能源車發(fā)展邁入了下半場,在這股新能源轉型浪潮中,自主沖高面臨著同質化的難題。而隨著車市競爭加劇,“高配低價”早已令消費者脫敏,選車不再滿足于單純的性價比;再者,智能駕駛技術日漸成熟,安全靠譜的智能駕駛技術已然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關鍵參考;最后,如何通過獨特的品牌魅力和優(yōu)質服務,和消費者搭建更好的情感認同,顯然在品牌高端化面前考驗著各大車企,也是汽車品牌高端化需要突破的課題。
針對新能源轉型及品牌高端化發(fā)展的問題,如何兼顧價格、智駕、品質、體驗幾個維度,廣汽與華為聯(lián)合打造的啟境品牌,或許給大家?guī)聿灰粯哟鸢浮?/p>
啟境:講故事不如講技術
近日,啟境品牌正式官宣,在“啟境”品牌啟航儀式上,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、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共同出席,雙方高管團隊到場見證,很顯然,華為、廣汽雙方把此次合作抬升至最高戰(zhàn)略級的地位。
其實,為了推進啟境品牌落地,雙方高層早已頻頻見面。時間回溯至2024年底,廣汽與華為雙方簽署深化合作協(xié)議;2025年1月,華為和廣汽的團隊就已經合署辦公大半年;2025年6月,馮興亞赴深圳與任正非見面交流,就汽車產業(yè)趨勢、營銷創(chuàng)新、用戶洞察以及合作項目等內容深入交流。緊接著,8月雙方高層共同亮相招商大會,9月為落實任正非相關安排部署,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赴廣汽團隊深入交流,進而發(fā)布新品牌“啟境”,雙方重視程度之高以及合作推進之高效,都實屬罕見。
值得的一提的是,啟境立項后,雙方火速推進,廣汽牽頭成立獨立公司獨立團隊,為落實任正非的要求,華為團隊與廣汽團隊合署辦公,按照華為IPD/IPMS結合的體系來運作,對相關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。
此次廣汽聯(lián)手華為打造的啟境品牌,絕非單純的 “華為出技術,廣汽造車身”。而是一次“深度共創(chuàng)+融合運營”的嘗試。是為了借助華為在智能領域層面的優(yōu)勢,融合廣汽28年的造車經驗和智造實力,實現1+1>2,“強強聯(lián)合”的效果,通過先進技術賦能豪華體驗,打造更符合用戶需求的高端智能新能源產品。
廣汽和華為深度共創(chuàng)和融合運營,能夠實現團隊“化學級的融合”,絕非“技術方”與“制造方”各管一段的做法,聯(lián)署辦公有效解決團隊內部溝通不暢,促進兩方團隊更好地融合,在協(xié)同上實現“0延遲”,提升團隊協(xié)同效率為更好地賦能啟境品牌。
重構豪華價值 技術和品質缺一不可
談到華為和廣汽,相信沒有人會懷疑它們在各自領域的技術和經驗優(yōu)勢。而以先進技術重塑豪華新體驗方面,此前就有成功的案例,鴻蒙智行旗下的問界、享界、智界、尊界等多個高端品牌,在不同的價格段位皆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成績,顯然已是自主高端突破傳統(tǒng)豪強的排頭兵。
銷量就能說明一切,問界M7、M8、M9霸占30-50萬級高端市場,問界M8、M9屹然成為40萬級、50萬級的銷冠,尊界S800上市109天大定就突破14000臺,鴻蒙智行至今累計銷量已突破了93萬臺,奪得中國汽車品牌成交均價TOP1。從品牌到銷量,華為用銷量證明了自己,而銷量的背后,則是強大的技術為支撐。
華為乾崑作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核心品牌,毫無疑問已然是行業(yè)內“高尖端”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,良好的智能安全出行體驗,依托華為擲巨額資金砸出來的效果,通過十年研發(fā)投入超200億,8000人團隊,華為乾崑在架構、硬件、安全性等維度構建了堅實技術壁壘。
目前看來,官方投入的巨額研發(fā)費用顯然都轉化為了智能車的安全之盾守護千萬家庭出行。截至2025年8月,華為乾崑智駕搭載量突破100萬輛,用戶累計輔助駕駛里程46.5億公里,累計輔助泊車使用2.8億次,累計避免可能的碰撞271萬次。
當同行以安全為噱頭玩營銷宣傳,華為卻把安全可視化和可量化。比如,華為研發(fā)的192線激光雷達,最遠探測距離250m;4D毫米波雷達,最遠探測距離280m;再比如,業(yè)界的AEB、ESA誤觸發(fā)率分別以10萬公里/次、100萬公里/次為標準計算,華為則以技術為引拔高智能出行的安全下限,將eAES誤觸發(fā)率按億公里/次設計與開發(fā),是業(yè)界要求的100倍,給到用戶極致的安全體驗。
如今升級到最新的華為乾崑ADS4,配以升級到的WEWA架構,在智能出行跨越到“仿人類到超人類”新階段。因此,被華為抬至戰(zhàn)略級高度的啟境,將全系搭載華為乾崑最先進的智能技術,智能體驗將超越大眾的期待。
啟境值得被期待的原因,自然也離不開廣汽賦能,其在整車制造、車型平臺、動力電池技術、品質控制等方面具備深厚的造車經驗和技術底蘊。大家要知道,廣汽作為國內車企龍頭之一,在設計、研發(fā)、生產和供應鏈等環(huán)節(jié)早就打破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。同時還掌握沖壓、焊裝、涂裝、總裝以及發(fā)動機、電機、電池核心工藝,構建全產業(yè)鏈制造體系。
簡言之,廣汽造高端車一不缺技術,二不缺經驗。加上廣汽采用的全生命周期QDR質量管理體系貫穿設計、生產到使用,為消費者在安全、耐用、智能方面保駕護航。
回顧廣汽的發(fā)展便一目了然,中型SUV的標桿車型漢蘭達暢銷全球,國內市場累計已獲得超過120萬用戶的高度認可;凱美瑞作為全球的中型家轎王者,在國內的銷量更是突破了260萬輛,全球累計銷量更是突破了2400萬輛;雅閣國內累計銷量超過340萬輛,全球累計銷量突破2500萬輛;奧德賽國內銷量累計突破70萬輛……它們仍在書寫神車的傳奇,更是廣汽造車品質力的見證者。顯然,再回到啟境品牌上,針對其接下來的產品質量,我們無需懷疑。
總結
定位高端的啟境,稱得上手握“華為+廣汽”兩張沖高入場券,其匯聚了華為的智能技術,智能架構、感知硬件和智駕安全性,以及廣汽的整車智造、動力電池技術、品質控制等領域28年的造車經驗,兩家發(fā)揮各自的技術和生態(tài)優(yōu)勢賦能啟境,保證啟境產品高智能又高品質,以強大的綜合產品力參與高端競爭。
毫無懸念,啟境已成為當前最值得期待的高端品牌,就在今年8月,啟境汽車正式啟動城市招募計劃,啟境與華為共同組織召開品牌招商大會,雙方高層出席大會,為首款量產車上市鋪設渠道網絡,據了解目前報名的經銷商數據已是原計劃的三倍以上,足以證明在華為與廣汽強強聯(lián)合下,啟境品牌的市場號召力之強。兵哥有理由相信,憑借華為與廣汽賦能,啟境品牌將會重塑高端市場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