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.18萬買精裝的“家”?理想i8上市,技術兌現與市場野心并進
ams車評 | 07-30
32259
理想汽車于7月29日,正式推出旗下首款純電SUV——理想 i8。雖然有關新車到底是SUV還是MPV的討論仍在持續,但這似乎并不重要,在越來越模糊車型定位的當下,能將主要產品力傳遞到消費者面前,遠比討論它的定位更重要。考慮到理想一直都將“家”理念視為關鍵,作為繼MEGA之后推出的第二款純電車型、也是品牌首款純電SUV,理想i8的意義更是代表品牌向純電主流市場邁出的關鍵一步。
從理想L9到MEGA、再到如今的i8,幾乎每一款新車發布后都伴隨著熱烈的討論,之所以現在的理想i8更讓人關注,其代表著品牌從L系列增程向i系列純電動轉型的重要步伐。新車也推出三款車型,售價區間為32.18萬~36.98萬元。
正如岳云鵬在宣傳片中“破費”花的3498元一樣,很多人都覺得這正是暗示了它的起售價,事實也證實了還真是中配Max的34.98萬元價格,相比于入門版Pro在智駕和二排舒適性上的妥協,兩萬多元的價差或許更適合從Max版開始選擇自己的“新家”。
巧合的是,理想L8起售價也為32.18萬一,而L8的32.18萬~37.98萬元的價格區間也與i8重疊,兩者都為家庭+六座的SUV定位,有關增程與純電看來也要在內部先來一輪競爭。
只不過,相較于人們印象中SUV的樣子,理想i8確實算不上“傳統”,不過有了最近銷量逐漸提升的MEGA鋪路,如今再看i8顯得順眼了不少。過去,MPV被視為家用車的首選,這次它的造型風格配合上SUV與六座設定,似乎又讓理想找到了新的話題點,而將游艇元素與家庭場景做了銜接,也算是開啟了屬于它自己獨特的賽道,目的也很明確:擁有更低的風阻和能耗,更大乘坐空間,更好視野。
理想i8擁有一個巨大傾斜角度的引擎蓋,前大燈集成在前保險杠中,擋風玻璃下方則是標志性的LED貫穿燈條。熏黑的車頂搭配流暢的線條,使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,而它車尾的設計則與L系列類似,足夠成熟但少了些個性呈現。雖然造型是爭論的焦點,但它卻是一款融合了MPV、越野車和轎車元素的“結合體”,甚至還擁有一定的越野能力。
官方在發布會上只簡單提到了理想i8的硬件規格,大部分時間都在介紹該車型的智能駕駛能力和虛擬語音助手。理想i8的尺寸為5085/1960/1740毫米,軸距為3050毫米,直觀對比特斯拉Model X稍長、稍高,但略窄,流暢造型起到了更好作用,風阻系數僅為0.218。同時,新車全系標配四驅系統和雙腔魔毯空氣懸掛,四檔高度可調,65毫米的上下行程距離配合連續阻尼系統,也為其實現了更多場景的舒適體驗。
而在智能輔助駕駛層面,也是i8的一大亮點,采用VLA輔助駕駛架構,通過視覺-語言-行為融合模型,提升3D空間理解和行為生成能力。新車搭載5C高倍率三元鋰電池組,提供90.1千瓦時和97.8千瓦時兩種容量規格,對應CLTC工況續航分別為670公里和720公里,并支持5C超快充技術,僅需10分鐘即可補充500公里續航里程,在經濟性與補能效率之間較為平衡。
如上文所說,雖然L8與i8定位和價格接近,但兩款車對于“家”的詮釋則有著不同理解,就像前不久“高度保密”的內飾被路人所拍一樣,盡管看著相似,但依舊有不少區別:比如對于氛圍更細致的拿捏,更多氛圍燈+空調出風口,以及新的門板與內飾配色,都在強調i8的優化與進步,而在傳統“冰箱+彩電+大沙發”的基礎上,2+2+2的座椅布局,帶來更靈活的表現,支持六座、五座、四座等多種模式,專屬的“大桌板”更是成為了人們討論的重點。
相較于MEGA與L8,理想i8有著更強如MPV車型一樣的靈活與效率,超過3米的軸距和全平地板三排六座,對于所有家庭型用戶而言的誘惑力還是很大的。對了,之前我也坐到它的第三排體驗了一下,確實空間表現是驚喜,如果方便一定要去實車感受一下,起碼六座滿員出行是沒有問題的,也不會“委屈”了誰。
隨著理想i8的上市,即將登場的樂道L90,以及未來推出的特斯拉Model Y L版都將是它的直接競爭對手,甚至在對比名單中還能有“現車難求”的小米YU7。單就產品本身而言,理想i8自身產品力確實會給人一種沖動買入的感覺,但似乎未來的i6才是觸達更多消費者的可能,畢竟眼看著L6的成功,9月即將發布的i6或許已經吊足了人們的胃口,值得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