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想的長期主義:在快變量中尋找慢生意的確定性
燃擎頻道 | 07-04
179900
2025年第一季度,中國乘用車市場上演了戲劇性一幕:在整體銷量同比微增3.2%的背景下,大六座SUV細分市場卻以87%的同比增速狂飆突進。
深藍S09、問界M8、騰勢N9、領克900等多款新品在90天左右的時間內密集上市,這種“飽和式攻擊”背后,折射出車企對家庭消費升級的集體押注。
很明顯,國內市場大六座SUV正在從出行工具進化為移動生活空間,而大六座SUV的細分市場也正在成為一條擁擠的黃金賽道。
市場突如其來的變化不得不讓我們首先想到了理想汽車。
理想汽車目前在售5款車型,其中L系列4款車型(L6\L7\L8\L9)都是理想汽車的主銷產品,也都是大六座SUV車型。
理想汽車2024年全年銷量50.45萬輛,力克問界坐上中國新勢力銷冠王座,正是憑借大六座SUV車型的集體發威。
如今,當所有的變化似乎都沖著“自己”來的時候,理想汽車該如何守住真元,繼續自己的得道之旅?
01
不妨先厘清市場爆發的底層邏輯,把為什么在跨入2025年這個時間節點之后,大六座SUV,特別是智能電混大六座SUV爆發的原因找到。
營銷學認為,哪里有需求,哪里就有市場。
需求端。
來自國家統計局2025年1月數據顯示,截至2024年底三孩家庭占比達18.7%,較2020年提升9.2個百分點。
另外,J.D.Power 2025中國消費者調研結果表明,30-45歲中產家庭購車預算中,空間舒適性權重從2020年的23%升至2025年的41%。
也就是說,需求端顯示,人口結構的變化和消費理念的升級,提升了大六座SUV產品的需求度。
產品端則體現為技術迭代的臨界點得到突破,以及產業鏈的協同進化。
比如,增程系統效率得到躍升。
深藍超級增程2.0的熱效率達42.5%,饋電油耗僅5.8L/100km。問界M8的增程器熱效率突破44.8%,虧電油耗低至6.6L/100km。
其搭載的巨鯨增程電池平臺支持15分鐘快速完成SOC 20%-80%補能。
插混技術得到體系化進階。
騰勢N9是易三方技術平臺+云輦-A雙腔空氣懸架+天神之眼-B智駕輔助系統聯袂締造;
而領克900則基于全新SPA Evo大型全域電混架構開發,疊加Super AI數字底盤與千里浩瀚智駕輔助系統,并在雙高通8295芯片驅動下兌現算力霸權與感官平權。
產業鏈領域,主要體現為技術升級和成本下降同時進行。
比如時下流行的空氣懸架。2020年,空懸還主要依賴進口;2025年國產化率高達75%,行業成本率降低了58%;
還有,2020年域控制器約為30TOPS算力水平,2025年則提升至200TOPS算力水平,反觀成本還下降了30%以上。
所以,其實市場邏輯特別純粹。你有需求,而我剛剛好可以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,很好地滿足需求。一旦這層窗戶紙捅破,同品類產品就會蜂擁而至。
02
事實上,在智能混動大六座SUV這條賽道上,理想汽車盡管年輕,但依然不能抹殺它作為品類開創者的身份。
理想是第一個將“家”的概念和大六座SUV的產品設計聯系起來的汽車品牌。
這就如同之前有橡皮擦,也有鉛筆,但帶橡皮擦鉛筆的出現仍然極大提升了學習與繪畫的效率,成為現代文具的經典組合。
然而,如今理想汽車這個年輕的前輩卻不得不面臨戰略級的挑戰。
所謂“戰略級的挑戰”,是指競品已然形成矩陣,并展開立體式的“圍剿”,著重體現為三個維度。
其一是價格錨定戰,深藍S09以22.99萬起售價(經銷商報價)直接切割L6市場,這應該是比此前零跑C16來得更精準的價格對標。
其二是技術卡位戰,比如領克900、騰勢N9二者皆具備的“蟹行模式”攻克了狹窄車位痛點,而這恰好對車身長度超5米的大車而言,又顯得特別重要。事實上,前者是Super AI數字底盤集成后輪±10°矢量后輪轉向技術得到應用,后者則是來自易三方技術平臺的強大實力。
其三是場景創新戰,問界M8的移動會議室模式搶占商務場景,通過鴻蒙電腦實現跨終端辦公,一場決勝千里之外的商務會議說來就來。而領克900的二排550mm超長滑軌和180°電動旋轉座椅,以及“對坐模式”同樣帶來了商務會議可能性。
所以,這些后來者們真的是把后發優勢彰顯得淋漓盡致,加之本來都是大廠出身,師出名門之下,個個功力不凡。
而這一刻,理想汽車核心數據的預警信號已經出現。
咨詢公司調研數據顯示,理想L系車主復購率從2024年的65%降至2025Q1的53%。降幅其實不算太大,不過也正好反映出不是理想L系列不夠好,而是好產品的選擇面正在不斷擴大。
當然,也不可回避,亟待更新迭代的理想L系列的確也出現了配置競爭力滑坡的現象。比如,2025年新品激光雷達搭載率達92%,理想仍保持選裝策略。
2025年1-4月,理想汽車以126803輛位列新勢力銷量排名第三。有消息稱理想汽車內部將今年全年排產目標由此前的70萬輛調整至64萬輛。
具體到各款車型,特別是4月份銷量下滑明顯。
理想L9月銷量滑落到4000輛以下,2025年累計銷量幾乎腰斬;
理想L8月銷量5000輛左右,累計銷量下滑三分之一;
理想L7月銷量8000多輛,累計銷量下滑超30%;
主力車型理想L6,月度銷量維持在1.8萬輛以上水平,但相比去年剛上市后2.5萬輛的巔峰銷量,下滑也較為明顯。
所以,理想汽車必然采取戰略破局。
03
既然競品是立體式的圍剿,那么理想汽車的反攻也必將是多方面、多層次的開展。
首先是核心產品的集體煥新。
2025年5月8日,理想汽車正式發布L系列智能煥新版,涵蓋理想L6、L7、L8和L9四款車型。
此次升級聚焦外觀造型、底盤、輔助駕駛、智能座艙等方面。可謂每一顆螺絲的更換,都是為了應對市場的變化。
大概率,L系列智能煥新之后,價格還有小幅下調。“加量降價”之后的L系列將試圖重新奪回市場霸主地位。
其次是產品組合的重構。
理想i8即將上市,是理想汽車純電技術路徑二次突圍的重要標志。在之前理想MEGA首次折戟之后,理想為i8的上市做出了更充分的準備。
5月20日,理想汽車宣布其超級充電站累計上線數突破2300座,從第1座到第2300座用時也就兩年多一點。預計在理想i8發布時,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超過2500座理想超充站。
在此期間,理想超充樁數量也突破了12500根,城市理想超充站突破1400座。
當然,除了純電突圍之外,還有智能升維。
公開消息顯示,在理想汽車在100億人民幣的研發投入中,有一半被分配給了AI領域,尤其是理想汽車全自研多模態認知大模型Mind GPT原始基座模型的研發。
目前Mind GPT可實現語音指令98%的意圖識別準確率,居于頭部。
另外,用戶運營已然進入深水區。
相信理想汽車也會在家庭會員體系,以及場景化OTA等方面做出優化和專項推送。以此作為產品迭代、技術升維、基礎設施完善等的有力補充。
所以,其實理想汽車的戰斗力依然強悍,底牌不少。
本質上講,這一切有賴于理想汽車長期建立起來的用戶優勢、品牌優勢。只有在這個基礎上,理想汽車的技術優勢才有更大的發揮空間。
正是因為如此,理想L9在“家庭出行安全感”指標上仍保持9.2分的高位(滿分10分)。
這或許揭示了終極競爭維度——當技術參數趨同,情感聯結將成為最后的護城河。
正如李想所言,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企業,我們要做的不是汽車的智能化,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車化,并將推動人工智能普惠到每一個家庭。
理想汽車的戰略定力還在,后續就值得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