猛士轉身:萬良渝掛帥,與華為共拓智能越野新邊界
蜀錦傳媒 | 09-29
23483
在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浪潮的席卷下,中國汽車產業正迎來一場深刻的格局重塑。東風集團旗下的猛士科技,憑借其獨特的軍工基因與前瞻性的科技布局,正重新書寫“硬派越野”的定義,完成從傳統軍工血脈向“科技越野”新物種的戰略躍遷。
核心人事落定:萬良渝執掌,開啟猛士2.0時代
近期,品牌初創核心成員萬良渝正式升任 CEO,接替調任東風本田的曹東杰。這位重慶大學車輛工程系科班出身的高管,自 2022 年猛士科技組建之初便深度參與品牌建設,其主導的猛士工業園區僅用 231 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,創造了新能源車企建廠的 “東風速度”。
此次晉升并非簡單的人事更替:作為全程參與猛士從 0 到 1 突破的 “老兵”,萬良渝既懂技術研發(曾任東風技術中心總工程師),又通供應鏈管理(歷任東風乘用車采購部長),更兼市場營銷經驗(此前兼任 CMO),其全面能力恰契合猛士從 “產品落地” 向 “生態擴張” 轉型的核心需求。
履新首日,萬良渝在微博發布 “將赴華為拜訪學習” 的消息,并 @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靳玉志,這一動作被解讀為猛士科技戰略重心的明確信號:智能化將成為下一階段的核心突破口。
華為綁定:從技術采購到 “治理共建” 的進化
萬良渝履新首站直奔華為總部的選擇,無疑向外界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:猛士科技將在智能網聯領域加大投入,尋求與科技巨頭的深度合作。此次拜訪不僅加深了雙方的了解,更為后續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其實早在 2024 年 2 月,正是萬良渝代表猛士科技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而 2025 年 4 月聯合推出的猛士 M817,已成為雙方技術融合的標桿作品。從定價策略看,31.99萬—36.99萬元的區間,精準卡位中高端智能越野市場,既與坦克、方程豹等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,又以“華為生態”為支點,吸引科技用戶與戶外愛好者的雙重青睞。上市首月即躋身 30 萬元以上 SUV 銷量榜單也印證了 “越野基因 + 智能技術” 組合的市場號召力。
而且猛士與華為的合作早已超越傳統 “技術采購” 模式。M817 搭載的華為乾昆智駕 ADS 4,是華為智駕技術首次落地硬派越野市場,其針對非鋪裝路面的場景優化,能實現交叉軸、炮彈坑等復雜路況的自動脫困;鴻蒙座艙 5 與鯨鰭通信技術的植入,則讓越野過程中的導航、車機交互體驗向城市智能車看齊。更關鍵的突破在于合作深度的升級:華為正將 IPD(集成產品開發)、IPMS(集成產品營銷與銷售)等核心管理體系導入猛士,從產品定義、研發流程到市場反饋形成全鏈條協同。
“猛士的軍標級越野體魄,加上華為的智能大腦,實現了 1+1>2 的效應?!?萬良渝在上海車展的表態,揭示了合作的本質 —— 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,而是通過 “越野場景智能化” 重構細分市場規則。這種 “HI Plus” 模式既區別于華為智選的深度介入,又超越傳統 HI 模式的技術輸出,成為車企與科技公司合作的新范式。
成立新合資公司:拓展產業版圖
除了在產品和技術層面的不斷創新外,猛士科技還在產業布局上邁出了新的步伐。近日,東風集團股份發布公告稱,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、襄陽控股及襄高投資訂立投資協議,將通過出資方式成立合資公司,新公司注冊資本高達84.7億元,主要從事智能越野車輛的制造與銷售。
從合資公司的出資結構來看,東風集團股份以無形資產使用權的形式出資35.5億元,包括車輛制備專有技術資產組的許可使用權,以及猛士系列的商標權;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則以實物形式出資9.2億元;襄陽兩家國資企業——襄陽控股及襄高投資則分別以現金方式出資28.8億元及11.2億元,合計現金注資40億元,占股47.2%。這種“政府引導、企業主導、產業協同”的新型合作模式,為猛士品牌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。
此次成立新合資公司,意味著猛士品牌將在原有業務基礎上,開辟新的產品線和發展路徑。根據行業觀察人士分析,新合資公司(襄陽猛士)與現有的猛士汽車科技公司(武漢猛士)將形成差異化布局:武漢猛士繼續生產硬派越野車,面向豪華市場;襄陽猛士的產品則會偏向于輕越野,定價也更加親民。這種雙線并舉的戰略,將使猛士品牌覆蓋更廣泛的市場需求,實現從小眾硬派越野向主流輕越野市場的拓展。
結語
當前,硬派越野市場正經歷 “電動化 + 智能化” 的雙重變革,傳統品牌轉型遲緩,而新勢力品牌缺乏越野基因。猛士憑借 “東風軍工底蘊 + 華為智能技術 + 襄陽資金支持” 的三角支撐,有望在這一藍海市場占據先發優勢。正如萬良渝在經銷商公開信中所言:“猛士的目標不是做另一個越野車品牌,而是成為智能越野全場景解決方案提供商。”
從 231 天建成工廠,到 M817 的市場突圍,再到 84 億合資公司的落子,猛士科技的每一步都踩準了行業變革的節奏。這位 “拼命三郎” 帶領的團隊,正試圖用 “越野 + 智能” 的組合拳,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撕開一道新的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