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價協議成廢紙?深藍汽車降價操作遭詬病,鄧承浩承諾淪為笑談
深度評車 | 09-30
21520
【文/深度評車&財經三劍客】在汽車市場的激烈角逐中,深藍汽車本懷揣著壯志豪情,試圖在主流大眾市場闖出一片天地,然而如今卻深陷負面泥沼,在用戶口碑、銷量達成以及財務狀況的多重困境中苦苦掙扎。
今年5月,深藍汽車戰略旗艦車型深藍S09閃耀登場,定位家庭大六座智慧SUV,官方指導價23.99萬元起。發布會上,時任CEO鄧承浩信誓旦旦地承諾“一年保價”,宣稱要像保護品牌一樣保護深藍S09,讓用戶無需擔憂“入手即降價”的苦惱。凡在今年6月30日(含)前下訂用戶,統一保價至2026年6月30日,涵蓋市場指導價下調或現金促銷等情況。這一承諾,如同給老車主們吃下了一顆“定心丸”,讓他們滿懷信任地選擇了深藍S09。
但現實卻如同一記沉重的耳光,狠狠地打在了老車主們的臉上。僅僅4個月后,深藍汽車就推出了深藍S09超長續航超充版,售價依舊為23.99萬元起。新版本不僅升級了更大的電池,充電速度也大幅提升,可謂是“加量不加價”。這對于老車主們來說,無疑是晴天霹靂,他們憤怒地指責深藍汽車此舉是典型的變相降價。
多位深藍S09車主在黑貓投訴上義憤填膺地投訴。一位車主痛心疾首地表示:“深藍汽車在官方宣傳中明確承諾‘一年保價’,時任CEO鄧承浩也公開表示‘一年不降價’。我正是基于對此項承諾的信賴,才選擇了購買深藍S09。然而,新款車型在同等價格下配置顯著提升,這實質上是變相降價,導致我的車輛在極短時間內大幅貶值,深藍汽車并未履行其價保承諾。”他要求深藍汽車針對老車主因本次“加量不加價”導致的車輛貶值損失,提供公允、合理的補償方案,例如免費升級部分配置、返還差價等。
在深藍汽車App中,怨聲載道已經刷屏。多位老車主在官方發布的新車型上市的帖子下方留言吐槽:“老車主情何以堪”,“強烈要求給老車主免費換電池,不讓保價協議成為空談”。然而,深藍汽車客服卻冷漠地表示,目前暫未收到相關的通知,還稱換電池會涉及到整車的很多零部件,同時也會涉及到國家相關部門,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。這無疑讓老車主們感到更加心寒,仿佛自己的權益被無情地踐踏。
懂車帝數據顯示,深藍S09在5月的零售量為1630輛,6月為3250輛,7月為2186輛,8月為2467輛 。銷量走低,可能也是深藍汽車急于在9月8日推出“加量不加價”新款車型的原因之一,旨在進一步刺激市場 ,但老用戶們卻遭遇背刺。
深藍S09的營銷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,丑聞不斷。今年4月,在深藍S09正式上市前,其電梯廣告就因為嘲諷競爭對手而被網友們吐槽太Low。廣告上稱無需多問、空間全面越界,無需多理、智能超乎所想……將問界和理想這兩個友商都嘲諷了一遍。這種不恰當的營銷方式,不僅沒有提升深藍S09的品牌形象,反而讓消費者對其產生了反感和抵觸情緒。
今年5月,深藍S09又陷入了車機推送廣告爭議。部分深藍車主啟動車輛之后,車機系統彈出了深藍S09車型的購車補貼廣告,內容為“感謝48萬深藍車主的信任,現面向首任車主發放10000元深藍S09專屬購車券”。這一行為引發了大量老車主的不滿,他們認為深藍汽車在未經過車主同意的情況下,向車機推送開屏廣告,會分散車主的注意力,威脅行車安全;同時,不顧老用戶感受,頻繁降價的行為也讓他們感到憤怒。事后,深藍汽車和時任CEO鄧承浩雖然在微博上出面致歉,但已經無法彌補對品牌形象造成的損害。
2024年6月,深藍汽車推出了進軍硬派越野市場的戰略產品深藍G318車型,售價區間17.59萬-31.80萬元;但2025年2月全系車型就降價3萬元;隨后的2025年4月,又推出了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,新車主限時煥新價15.29-19.69萬元,引發老車主們紛紛在網上維權。這種頻繁降價的行為,讓老車主們覺得自己被當成了“冤大頭”,對深藍汽車的信任度大幅降低。
今年5月,鄧承浩又提出一項員工購車政策,他表示員工購買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,可獲得離職兩個月的機會,出去游玩后再回公司繼續工作。這一政策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質疑,不少網友認為這是“變相裁員”或者“賣車噱頭”,進一步加劇了深藍汽車的負面形象。
在長安汽車的新能源品牌布局中,深藍汽車肩負著拿下主流大眾市場的重任。然而,在鄧承浩擔任深藍汽車CEO期間,其不斷喊出銷量上的豪言壯語,但均未實現。
數據顯示,2023年深藍汽車喊出的銷量目標是全年20萬輛,但實際僅完成13.48萬輛,年度目標完成率僅67.4%;2024年的銷量目標是國內28萬輛、全球45萬輛,但實際僅完成24.3萬輛,目標完成率僅54%。連續兩年未達目標,鄧承浩卻依然不知悔改,此前已經為2025年的深藍汽車再次喊出目標:50萬輛。但數據顯示,今年1—8月深藍汽車累計銷量為19.86萬輛,目標完成率僅39.7%。以當前的進度來看,完成50萬輛的目標已經完全沒有可能。
在日前的2025秋季全球新品發布會上,深藍汽車雖然將新目標調整為2025年全年交付共36萬輛,將此前的銷量目標大幅下調了14萬輛。但即使按照36萬輛的目標,今年1—8月深藍汽車的銷量完成率也僅為55.17%,接下來的4個月挑戰巨大。而此前的深藍汽車品牌之夜上,鄧承浩還發布了更為長遠的“智領2030”全球戰略目標,到2030年深藍將累計推出新品30款,銷量達200萬輛,海外銷量占比提升至35%。但在2025年的銷量目標已經下調的情況下,不知2030的200萬輛的大躍進目標后續是否也會迎來調整,這無疑讓深藍汽車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。
頻頻陷入營銷爭議之下,深藍汽車近日也迎來了人事調整。9月8日,深藍汽車宣布原CEO鄧承浩升任董事長,由榮耀前中國區首席營銷官姜海榮接任總裁一職。深藍汽車此舉的目的也十分明顯,那就是讓姜海榮填補其在營銷方面的短板。
深藍汽車不僅在銷量上表現不佳,財務狀況也令人堪憂。根據長安汽車此前披露的2024年財報,深藍汽車2024年營收372.25億元,凈虧損15.72億元。雖然較2023年虧損有所收窄,但距離品牌整體盈利依然遙遠。
在此前的長安汽車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,長安汽車董事、總會計師、董事會秘書張德勇稱預測今年深藍汽車有望達到盈虧平衡。但目前來看,深藍汽車面臨著用戶口碑下滑、銷量目標難以達成等多重壓力,要想實現盈虧平衡,可謂是困難重重。新任管理層接手的,無疑是一個燙手山芋,他們能否帶領深藍汽車走出困境,實現盈利,還是一個未知數。
深藍汽車在保價承諾、營銷策略、銷量目標和財務狀況等方面都暴露出了嚴重的問題。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,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,提升品牌形象,實現銷量增長和盈利,那么深藍汽車很可能在這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被淘汰,成為汽車行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失敗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