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價不留退路,別克至境L7必須“火”
車壹條 | 09-29
18992
沒有預售,直接上市,別克至境L7還是趕在十一前把這張牌打出來了。
新車共推出5個版型,官方指導價是17.39-21.99萬元,但如果用戶選擇10月31號前完成線上下定并支付定金,就能享受16.99-21.59萬元的限時權益價。
據了解,人們看到的這個最終定價,其實是在發布會開始前不久才確定下來,上汽通用副總經理薛海濤透露:“中外雙方高管(對價格)討論很激烈,但大家都是圍繞一個核心來談,就是‘不破不立’,所以直接推翻了之前那個一步到位的價格,到下午3點終于達成共識”。
作為別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“至境”的首款旗艦轎車,至境L7承擔著至關重要的戰略使命。兵法強調“兵貴勝,不貴久”,對至境L7而言,只有第一仗旗開得勝,才能為自己爭取到留在牌桌上的資格。
薛海濤說,本來考慮9月新車太多,糾結要不要讓至境L7這時候上市,但同時也深知,躺平不可能,還是得主動參與到這輪競爭中來。對于這款不到17萬起售的B級增程轎車,薛海濤稱之為“不怕卷的學霸”,因為價格背后均是拉滿的價值支撐,這一次,別克是真掀桌子了。
短板變長板,扎穩馬步再出發
一個新品牌要想快速進入用戶視野,首要任務就是做到極致的需求洞察力,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定義往往將事半功倍。至境L7要賣給誰?具體往哪個方向發力?別克確實想的很清楚。
從需求背景出發,目前中國有車家庭中大概有80%以上的用戶其實是“一車家庭”。這意味著,很多用戶不具備購買兩臺功能屬性不同的車型的能力或者條件,所以這可能是一部分可發掘的增長空間。
另外,目前新能源轎車市場聲量較高的幾款車型其實屈指可數,但消費者是多元化的,而家喻戶曉的別克顯然會為某些特定人群帶來更靠譜的歸屬感。
只不過,人們可能傳統合資存在“油改電”的刻板印象,同時智能化短板也是難點,怎么打破這兩大認知困境,決定至境L7能否一戰成名。所以別克決定,要在這臺車上,將所有短板變成長板。
三年前決定投入百億打造的逍遙架構,為補齊短板提供了強大的平臺,基于此誕生全棧自研的“真龍”增程系統,首先解決了增程車“虧電一條蟲”的槽點。
其采用了252kW增程單電驅、1.5T混動專用發動機、峰值功率100kW的發電機等頂級硬件,令至境L7滿電0-100km/h加速僅需5.9秒,虧電狀態下加速差異均少于0.1秒,幾乎感知不到。
同時302km純電續航和1420km綜合續航里程,以及百公里0.5L的綜合油耗也基本消除了用戶的遠途焦慮和能耗焦慮。
面向用戶對智能化這一已逐漸發展為“剛需”的訴求,薛海濤的感受是“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”,因為在他看來,別克至境L7可以和行業最牛的智駕軟件進行PK。
此次至境L7率先采用別克“逍遙智行”輔助駕駛系統,并全球首發搭載基于端到端“強化學習”的Momenta R6飛輪大模型,包括行業領先的“無斷點”城市NOA、行業領先的全類型車位泊車輔助、行業首次發布的“不停車一鍵泊入”功能……
相較于這些更富有時代特色的創新技術,別克認為自己的立身之本仍是百年品質基因,無論是底盤調校能力,對豪華感的打磨和詮釋,以及對安全的恪守均是看家本領,這是新勢力短期內難以企及的核心優勢。
品牌認知門檻,還需實力化解
如果從產品力看,別克至境在15-20萬的價格區間內確實有著不錯的競爭力。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李顏偉統計的數據來看,這一細分市場(中型及中大型轎車,包含純電、插電、增程)目前居前的均為自主品牌,其中小鵬P7+銷售5.5萬輛居首,其次是比亞迪漢、寶馬i3,奇瑞風云A9L、銀河E8等,論智能化能力,目前各家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,說明仍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成為競逐的賽點,對合資品牌而言亦是機會。
雖然之前這個細分級別,本身就是合資燃油車的主場。
至境L7作為合資品牌中首款帶智駕的增程車型,技術上先入為主,價格上也拉到了20萬以內,具備了和領先新勢力同臺競技的能力,在合資領域中高出對手一截,在整個新能源轎車市場看,也不至于落了下風。
另外考慮到15-20萬之間的增程新能源市場不錯的增長勢頭(1-8月累計銷售6.4萬輛,同比增漲189%,數據源于李顏偉),至境L7基本是處在一個上行的市場,可以充分借勢占領一個合資增程轎車的先機。
當然現實的問題也無法回避,對用戶而言,至境相較于別克畢竟更加陌生,雖然在對汽車圈熟悉的業內人士眼中,至境L7與別克同為一體,技術同源,但是普通用戶對新品牌的信任很難直接從別克身上快速平移,而讓用戶真正信服一個至境的產品實力和品牌價值,還需要花很長時間耕耘,在實現真正的認知滲透之后,銷量上的突破才能水到渠成。
不過,如果至境L7能初戰告捷,那么無疑將更利于后期的持續作戰。據了解,截止發布會結束,至境L7盲訂用戶已超過兩萬臺。
事實上,至境已經“滿彈上膛”,未來一個月,至境首款新能源MPV就會面世,明年年初,至境首款新能源豪華SUV也將到來,從破釜沉舟的魄力,到密集落地的產品攻勢,這一場后合資時代的反擊戰,看來別克是“勢在必得”。